民以食为天,餐饮是永不过时的暴利行业。
然而,在大部分企业和经销商眼中,餐饮渠道是“看上去很美,做起来很累”的假命题,尽管有高利润、高回报的诱因,但前期更高的渠道投入和充足的资金流往往让企业、经销商苦不堪言。那么,饮料市场发展如何?饮料市场该怎么做?椰子汁市场潜力如何?代理椰子汁要怎么做?餐饮渠道究竟怎么做?到底,饮料企业如何玩转餐饮?莫急,且听各方专家慢慢为你解说!
解决餐饮渠道难题的关键
尽管餐饮具备诸多难点,但绝大部分规模以上企业,得到的回应大多是:“再难,也要做。”广州市贝奇饮料有限公司的理念是,在成功占位礼品市场之后,餐饮成为椰泰椰汁志在必得的下一个目标,我们很坚定,不仅要做,而且一定要做成!
迎难而上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会坚守的发展法则,那么令企业面对困难仍往前冲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?
◆餐饮渠道往往是一个区域饮料、酒水消费氛围的带动器,当一款产品在餐饮渠道的活力被激发之后,极有可能借由餐饮进入家庭消费,成为大众消费饮品。
◆餐饮渠道具备引导消费市场的作用,一般来说,一个新品投放市场,会优先选择进入餐饮来试水,让消费者认识和了解产品。
◆餐饮渠道是饮料在区域市场销售情况的晴雨表,体现了该品牌、产品在区域内的市场份额、销售氛围、消费者认可度。
◆无论是家宴、政商务接待、婚庆宴请、朋友聚会、平时下馆子,还是大宗团购,酒水饮料都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面孔,但随着“国五条”的出台,以及限酒令的实施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白酒、啤酒在餐饮渠道的消费量和消费占比,给饮料在餐饮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。
餐饮破解术之战前准备
想做好餐饮,光会使“蛮力”肯定是不行的,还要会用“巧劲”,企业在进入餐饮的战场之前,也还是需要做足功课的。比如调查市场消费特性、消费者偏好、确立战略,整合资源,调查竞品等工作。准备万全,方能出奇制胜。
先定位,再求“准”
企业进入餐饮渠道之前,首先需要进行精准的定位:产品适合什么样的餐饮,做哪一类餐饮?A、B类,还是C、D类?适合在哪些点先行开展,再从点到面,营造出消费的市场氛围?而哪些区域需要暂时留白,通过相邻区域的火热氛围对其进行影响,由推力转换为拉力。这些都是首要思考的问题。
其次,要选准消费时机和话题,能否影响消费者在就餐时候的点单诱因非常关键,这也是很多产品在餐饮,货也铺了,陈列也做了,甚至广告业投了不少,服务员也采取奖励激励了,后发现产出少得可怜。究其根本,还是对消费诱因的引导和影响不够精准。
再次,费用投入要精准,客情的建立对于运作餐饮渠道非常关键,大到与老板的客情,小到与服务员、收银员,甚至停车保安的客情关系都很关键,维护客情关系费用投入是非常必要的,但相对于渠道投入,客情费用投入可以起到花小钱办大事的作用。
餐饮破解术之终端角力战
一位业内人士曾感叹道:在餐饮终端,你总是能够看到惨烈的厮杀。“假铺货”、“撕店招”、“促销对台戏”等残酷场面分分钟都在上演,那么是不是没有别的方式了,究竟什么样的餐饮店值得企业刺刀见红的去拼,又采用何种策略去拼呢?
巧用“20/80”法则判定优质终端
要知道,在餐饮渠道,80%的销售额来自于20%的终端店。明白了这一点,企业就应该领悟到,对于餐饮终端的选择,切勿眉毛胡子一把抓,只要花费80%的精力把那20%牢牢掌握在手里,任务就完成的足够圆满了。那么,到底什么样的终端才是优质终端,值得企业或者经销商汇集资源重点培育?提供六种判定方法:
◆上座率观察法:选择就餐高峰时间,到目标酒店点一下台位数,并记录单位时间内有多少台位客人就餐,以此算出上座率。
调查上座率可以掌握酒店的经营平衡点及盈亏平衡点。从而判断中高端是否值得进入,这也是投入多少的重要依据。一般来讲,三类酒店上座率50%,中档酒店上座率60%,低档酒店上座率70%,如低于以上平衡水平,说明营业绩效不佳;如高于平衡点,说明营业绩效良好。
◆供应商访谈法:通过其他产品,例如啤酒、调味品、蔬菜,或者白酒的供应商了解终端的各项情况。这也是为直观、获得一手资料的好方法。
◆内部人员调查法:依照吧台收银员、服务员的次序,分别询问瓶盖费、促销费、赠送礼品以及竞品的客情关系策略。
由于大多数酒店的服务员订台都具有固定性,同时各个服务员对品牌的忠诚度又不尽相同,信息可能不,但吧台小姐所掌握的信息就相对比较。所以,对服务员的调查主要以促销手段为主,对服务员与吧台小姐的询问能够得出比较的信息。
◆柜台陈列观察法:首先,看吧台销售的产品是否是主流产品。其次在吧台依照中→左→右的次序,中→上→下的次序,观察终端竞品的上架、销售以及在该终端受重视的状况。
◆包装物回收统计法:找到存放饮料包装物的地方,对瓶子进行清点,结合对吧台小姐的询问,用清点的瓶子数量进行核实。
◆装修和停车场判断法:这个办法主要针对新开业的A、B类终端,通过装修风格和档次判断终端的定位,然后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,是否拥有能满足营业需要的停车场等。综合判断该终端的经营前景,从而决定开发产品和产品组合。
区别对待每一个终端
各类终端的具体情况是不一样的,哪怕是在同一地域,终端的毛利率、饮料的自带率都是不同的。比如,大型餐饮费用高、小型餐饮风险高;大型餐饮难上量,难做品牌;小型餐饮难维护,难回款。那么就需要企业对终端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,并根据终端质量进行区别对待,具体地说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参考:
◆高端餐饮需渗透进入:或区域范围内走高端饮料(或差异化饮料)切入餐饮渠道战略,在终端投入上要慎重,好是以渠道补充的方式渗透进餐饮,尽量避免采取大广告、大力度(如买店)、快速运作(如强势铺货)的运作模式。
◆大众化餐饮渠道的饮料市场是一座金矿:企业以及经销商应该格外注重这一环节,采取合适的产品策略、渠道策略、运作模式,你会发现这座金矿别有洞天。
◆以5元/瓶以下产品抢占C、D类店:对于零售价不高于5元/瓶的产品来说,餐饮渠道的C、D类店,对其是培养基地市场、坐稳品牌的一个机遇。
选择大于努力,如果选择的错误的产品、错误的进攻方向,再多的技巧甚至费用投入,都是打水漂。所谓饮料运作餐饮之难,是因为选择错误;容易是正确选择之下,持续努力的成果。
餐饮破解术之打通“任督二脉”
不少人戏称:餐饮渠道“水很深”。因为进店、铺货并不是销售工作的完结点,而是渠道工作的刚开始,货铺下去后,如何把市场氛围做起来,有效抵抗对手狙击,让渠道促销活起来?
打造氛围,拉升主动点单率
在餐饮渠道,饮料销售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市场氛围的需求,氛围有了,后续工作都好说。
氛围的打造需要企业、经销商对于区域素有观念、认知的揉碎再创造,但要做好餐饮,渠道的持续良性发展,还要拉升顾客的主动点单率。提升主动点单率,可以从酒店生动化陈列、多点陈列(在凉菜台、结账台、每个餐桌上、包间角柜等区域)、区域高空媒体投放、店招POP、微博等一系列的系统化措施来实现,只有拉升了顾客的主动点单率,达到50%左右,才能说明产品在该区域的餐饮渠道站稳了脚跟。
大、小型餐饮需要经过哪些“坎”?
打通渠道环节的“任督二脉”,首先要明确在产品进入到餐饮渠道之际,要面对的一些费用,这个问题需要从大中型餐饮和小微型餐饮两个方面考虑:
◆大中型餐饮进店一般需要与以下几个酒店部门打交道:采购部门、仓储部门、营业部门和财务部门,如果是连锁餐饮店还需经过分店经理或加盟店老板,个别市场还可能需要和买断供应商打交道。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费用:进店费用(进入酒店的门槛费)、回扣费用(主要包括财务结算扣点和服务员开瓶费)、促销费用(在酒店内上促销员或者搞促销活动产生的费用)、推广费用(宣传品牌产生的费用如陈列费、广告宣传费等)。此外,除了以上几项费用个别酒店还会出现公关费用。
◆小型餐饮店一主要般直接与店老板打交道,搞定他就可以直接进店,所需中间费用较少,但随后的维护成本较高,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成本和配送成本,还存在较大的风险,小店如果关闭、转手换人了,会造成大量的呆账死账。
如何做活渠道促销?
一般地,渠道促销可以拆分为两种类型:一种是环节促销,一种是消费者促销